新书推荐

《受戒·大淖记事》 作者:汪曾祺
出版社:长江文艺出版社
索书号:I247/21
馆藏复本情况:1
曲阜校区文库

编辑推荐:

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温软干净,天真隽永。执笔擅用行云流水的白话,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常人难以描摹出的“贵气”。汪曾祺先生评价自己的行文风格如“春初新韭,秋末晚菘”。他笔下的人物,多是出没于民间的小人物,却都能用善良美好的品行,予人以温暖。在他们的悲喜和情感中,你会不由自主地融入自己的呼吸和情感。

内容简介:

《受戒·大淖记事》是汪曾祺小说精选本之一,本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呈现出小说创作的流变及风格,收录了《黄油烙饼》、《受戒》、《大淖记事》、《岁寒三友》、《安乐居》等名篇。作者通过对普通人平凡命运和生活状态的描述,抒发生活内在的诗意,表达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生活趣味,充满对世道人心和人类命运的关注。汪曾祺先生对生活始终充满一种乐观主义平民化的态度。对日常生活的热爱,对民间审美观念的认同,使他的小说独具特色。

作者简介:

汪曾祺,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,中国当代作家、散文家、戏剧家、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。被誉为"抒情的人道主义者,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,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。"代表作《人间草木》《邂逅集》、《羊舍的夜晚》、《汪曾祺短篇小说选》、《大淖记事》等。

精彩片段:

两个女儿,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。眼睛长得尤其像,白眼珠鸭蛋青,黑眼   珠棋子黑,定神时如清水,闪动时像星星。浑身上下,头是头,脚是脚。头发滑溜溜的,衣   服格挣挣的。——这里的风俗,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。这两上丫头,这一头的好头发!通红的发根,雪白的簪子!娘女三个去赶集,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受戒》

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,吃了三天饭。萧胜每天去打饭,闻到南食堂飘出的各种香味。羊肉、米饭,他倒不稀罕:他见过,也吃过。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。

回家,吃着红高粱饼子,他问爸爸:“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?”“他们开会。”“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?”“哎呀!你问得太多了!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!”

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,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,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,启开瓶盖,挖了一大块,抓了一把白糖,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。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,烙熟了。黄油烙饼发出香味,和南食堂里的一样。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,说:“吃吧,儿子,别问了。”

萧胜吃了两口,真好吃。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,高叫了一声:“奶奶!”

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,一边吃黄油烙饼。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。黄油烙饼是甜的,眼泪是咸的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黄油烙饼》

媒体评论:

汪曾祺博学多识,情趣广泛,爱好书画,乐谈医道,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。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,例如启蒙救亡、夺取政权、反右斗争、"文革"、改革开放等等。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,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、闲适、恬淡的心理定势,追求心灵的愉悦、净化和升华。 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中国作家网评

是一文狐,修炼成老精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贾平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