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喜迎党代会 争创“双一流”】图书馆:转型升级谋跨越 特色发展创一流


  在学校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,我校图书馆不辱使命、砥砺前行、馆藏千古、泽被八方,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,现以丰富的馆藏资源、海量的数据信息、先进的技术手段、人性化的服务有力地支持着学校的发展。展望未来,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和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,开拓创新,锐意进取,争取更大、更好的成绩。

求发展,办馆水平显著提升

  近几年来,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无论内涵建设,还是外延发展均取得了重要突破。馆藏方面,截止20166月底,图书馆纸质藏书达到70余万种、430万册,报刊 7000余种,古籍10万余册,大型数据库平台100个,全文电子图书231万册,电子期刊3.6万种,另有大量的光盘文献和多媒体文献,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文献资源收藏单位之一。服务方面,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,强抓服务创新,在学科评价、信息推送、数据分析、课题查新、成果鉴定、资源共享和文献传递等方面成效显著。管理方面,通过“全员竞聘”、“双向选择”、“争先创优”、“挂牌上岗”、“履行承诺”、“严惩过失”等措施,使图书馆“风清气正”、“面貌一新”。

  现在,图书馆已是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、“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先进单位”、“山东省高校图书馆副主任馆”、“鲁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主任馆”,省内外颇有影响的高校图书馆。图书馆的整体办馆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。

促转型,服务形式焕然一新

  突出学科服务,助力学科发展。为提升我校学科水平,图书馆组建了学科服务团队,并成立了工程、数学、化学三个学科服务小组。学科服务密切关注各学科的发展,积极向院所、师生推送专业信息,解决文献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并借助IncitesESICSSCICNKI等评价平台,对我校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定期分析和评价,向学校提交了多种学科发展分析报告、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、学科发展动态等,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,下步还将按学校要求对引进人才和院所贡献度进行评价。

  创新服务形式,不断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。图书馆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理念,把CALIS(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)的相关服务如E读、CCC、馆际互借、虚拟参考等纳入整个服务体系,把各种文献搜索平台如超星读秀、百联、学术搜索、随书光盘、馆藏目录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,并提供了各种咨询、学科导航、论文提交、读者培训、代查代检、图书导读、借还查询等服务;通过优化升级“图书馆文献集成管理系统”、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”、“图书馆门户网站”,建立老师、研究生、大学生等七大QQ服务群,实现了图书馆与师生的网上交互服务;通过移动图书馆、掌上图书馆和微信服务平台建设,让服务变得触手可及、如影随形;通过“订单式”服务,师生根据自己需求填写订单,满足了师生的不同层次需要,缩短了师生学习和科研过程;通过开通校外访问,方便了读者,提高了数字文献的利用率。

  开拓服务空间,辅助学术创新。图书馆积极整合空间资源,拓展服务渠道,相继增设了WIFI无线网络、数字化体验区、学术研讨室、多媒体服务室和信息共享空间,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。通过先进的计算机、大容量数字资源存储、数字化网络、电子书借阅机、微课堂学习机和报刊阅读机等设施、设备,支撑起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,初步实现了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。今后还将不断组织各种创新竞赛活动,不断营造创新氛围、完善创新环境、丰富创新资源、研发创新平台、支持创新实践、引领创新趋势,让图书馆成为学生创新、创业的孵化器。

  开展主题活动,营造浓厚文化和学术氛围。通过开展以“推广数字阅读,品味网络书香”为主题的数字服务宣传月活动,以“贴近读者,创新服务”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,以“走进学院,服务学科”为主题的数据库一对一培训活动,以“知识成就梦想,校园溢满书香”为主题的世界图书日阅读推广活动,以“15曲园人,图书馆欢迎你”为主题的迎新季活动,以“再次为你喝彩”为主题的毕业季系和以“书香曲园,甲子同庆”为主题的迎校庆活动等,有力支持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,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服务氛围,优化了学生学习、成长、成才环境,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和能力,彰显了图书馆“以人为本”的服务理念。

争创一流,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

  “十三五”期间,图书馆要实现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转型,使图书馆的办馆水平、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、省内一流(前五名)、部分领先,跻身全国大学图书馆百强行列,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之一。具体措施如下:

  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新馆。新馆建设要集现代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生态、休闲阅读、数字化体验为一体,设施设备先进,功能布局合理,供给主体多元,服务管理一流,馆舍环境优雅,充分展现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。特别要通过配置身份识别系统、自主打印系统、自主选座系统、自主借还系统、大数据分析系统、人工智能系统等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。

  搭建一流的大文献信息服务平台。图书馆面积要达到6-8万平方米,图书馆经费要超过1500万元,馆藏纸质图书要突破500万册、电子图书突破300万种、电子报刊突破3.9万种、大型数据库突破120个,强力支撑起学校的快速发展和“双一流”建设。

  提供更高水平的学科服务。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,密切关注各学科的发展,依托WOSSCOPUSCNKI等数据资源和INNOGRAPHY专利数据,运用ESIIncitesSciValSPSSCiteSpaceCSSCI等分析平台或工具,引入文献计量学,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、评价参数等进行学科分析、学科评估、专利分析和院所贡献度研究,并通过科研影响力和活跃度等对学校引进人才进行评价。

  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查新服务。为广大师生申请各类奖项、各类科研项目,科技成果验收、评估、转化,科技成果转让,申报新产品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,实验室评估,研究生课题开题报告等提供客观依据和可靠而丰富的信息,并做出查新报告。

  加强第二代移动图书馆建设。要在完善其短信服务、WAP网站服务、导航、搜索、咨询、资源下载、学习指导、设备预定、二维码应用、智能客户端软件等功能基础上,增加智能手机的APP移动服务和其它形式的应用服务,实现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和移动设备的升级。

  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。重点建设开放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,搭建良好的大数据储存平台、大数据采集平台、大数据组织平台、知识发现和用户体验平台,对师生的科研创新合作过程和交互型知识服务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,为师生提供数据访问、保存和咨询服务。

  提供新型机构知识库服务。建立跨库统一检索平台、机构科研管理平台,成为我校知识创造、传播、应用、管理全过程的知识工具。新型机构知识库服务要积极围绕师生的动态需求展开,强化特色服务、个性化推送服务、嵌入服务、专题服务及引导服务,并通过知识的挖掘、发现、揭示、分析和评价等实现知识的增值服务。还要提供师生对知识的自主标引、推荐、发布和评价服务,实现师生动态资源的聚集、展现、交流和传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书馆办公室